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教改新趋势】新使命 大格局 新文科 大外语

发布时间:2019-04-11  浏览次数:

 

高等外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全、规模大、责任重。覆盖全,指的是基本上没有一所高校能够把外语教学排除,其中开设外语类本科专业的高校占全国本科高校数量的82.4%。规模大,有两层意思,一是目前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下设100个本科专业,占比近16%,语种已基本覆盖所有建交国家的官方语言语种;二是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设有3000多个专业点。所以,外语教育不是小众的事,甚至不仅仅是大众的事,是普及化的事。责任重,指的是高等外语教育是国家对外开放的“桥梁”和“纽带”。高等外语教育关系到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关系到中国同世界各国交流互鉴、更关系到我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建设。

今天的报告主要围绕“三变、两新、两大”,即识变、应变、求变,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跟大家交流新时代高等外语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总体思路、总体措施、总体标准和总体目标。

一、 超前识变: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大势

2018年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3833万,各类高校2663所。在过去70年间,高等教育在学规模从1949年的11.7万增长到1978年的86.7万,再增长到2018年的3833万,是1949年规模的328倍、1978年的44倍,在学总规模居世界第一。本科教育有92个专业类、630个本科专业、56821个专业点,形成了专业齐全、类型多样、区域匹配的中国高等教育最大的供给体系。根据QS的相关数据,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排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八,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实力已经与原来不可同日而语。

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其主要特征就一个字——变。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反思教育》,其主要内容就是世界在变,而且是一直在变、深刻地变,并重点强调了教育新形态,指出现在培养人的能力会影响到今天和未来。2018年麻省理工学院MIT也发布报告,指出工程教育进入了快速和根本性变革时期。因此,世界在变,高等教育不得不变。质量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1998年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明确指出,21世纪将是更加注重质量的世纪,由数量向质量的转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重视质量是一个时代命题!谁轻视质量谁就将被淘汰出局!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教育2030行动框架》,其总体目标策略为全纳、公平、优质。“全纳”体现了教育的可获得性和包容性。“公平”体现在准入、参与、保留、完成和学习结果方面消除所有形式的排斥、边缘化、不公正的差异性、脆弱性和不平等问题。“优质”要确保教育能在所有水平和不同环境里导向相关、平等和有效的学习成果。美国在重塑本科教育,英国从2017年起启动教学卓越框架,从国家战略层面“回归”教学。近年来,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高校都发布相关报告,强调像对待科研一样重视与支持教学,这不仅可能,而且很重要;必须要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等等。哈佛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哈瑞•刘易斯写过一本书——《失去灵魂的卓越》,指出忘掉本科培养的哈佛大学是失去了灵魂的卓越。没有一流本科的大学是失去了灵魂的卓越,没有一流本科的学科是忘掉根本的“一流”!中国高等教育要与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同频共振、标准实质等效、模式和而不同。

中国高等教育也在积极行动。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提出要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推进“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等。2018年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元年。召开了两个重要会议,一个是中央召开的新时代首次全国教育大会,一个是教育部党组召开的新时代首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吹响了“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集结号,唱响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主旋律。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了中国教育“新三步走”战略,即到2022年,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期;到2035年,是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前列的决胜期;到本世纪中叶,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达成期。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是改革开放40年来首次召开,出台了“新时代高教40条”,14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正如陈宝生部长所指出的,“这次会议把握住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把握住了人民普遍的心理期盼,确定了本科教育的基本方针、发展路径和重要举措,是可以写入教育史的会。”要唱响振兴本科教育“大合唱”,让各地跟着走,让各校跟着干,让社会跟着赞!

2019年是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关键之年。要牢牢把握工作谋划顶到天、工作视野宽到边、工作落实立到地。工作主线是“三个好”:演好奋进之笔“连续剧”,念好真抓实干“九字经”,打好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工作要求是要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写好教育“奋进之笔”。重点任务是要奋力建设“四个中国”,即学习中国、质量中国、公平中国、创新中国。第一是打造“学习中国”。2019年4月9日将召开中国慕课大会,明年将召开世界慕课大会,就是要打造一个学习中国。我们现在有12500多门慕课,两亿多人次在学习慕课,而且不仅是学校在用,是全社会在用,是为了打造学习型国家、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最终打造学习型中国。要把中国的经验、中国的标准、中国的模式变成世界的标准、世界的模式。慕课大会就是要发出一个信号:中国不是要弯道超车,是要变轨超车。第二是打造“质量中国”。要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以此引领高等教育发展。2019年4月将在天津召开“六卓越一拔尖”2.0启动大会,部署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要全面建设“金专”“金课”,实施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引导高校加快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是打造“公平中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要从“输血”向“造血”转变,要研究高等教育“西三角”新布局,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第四是打造“创新中国”。今年将继续举办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培养有狼性血性、敢闯会创的青年一代,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团队精神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积极应变:加快推进新文科建设

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新时代新形势需要高等文科教育创新发展,即要推进新文科建设。一是从世界发展来看,世界的新变革呼唤新文科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强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奔腾而至,如果我们不应变、不求变,将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个时代。他还指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一次全方位变革,将对人类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只有积极地应变、求变,才能实现文科教育深刻而全方位的变革。外语教学不是没有危机。不管是专业外语还是大学外语,都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如果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我们很有可能被落在后面。二是从中国发展来看,新时代呼唤新文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高校要在理论支撑、思想引领、实践创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三是从教育改革发展来看,教育方针呼唤新文科建设。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科教育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审美情操、社会责任感等,关系到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是观照理工农医发展的一盏“灯塔”。四是从方位来看,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是世界舞台、全球格局、国际坐标,要坚定“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话语权,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要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外语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9年是新文科建设启动年。要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先进文化,培养新时代社会科学家,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一是要加快理论体系创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形成中国特色、国际影响、时代精神的理论体系。二是要深化专业改革,结合社会发展新需求、学科交叉融合新趋势、科学研究新成果,加强传统文科专业的内涵建设,建设新兴的文科专业。三是要来一场课堂革命,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推出一批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社会实践“金课”。外语教育不要抗拒技术,也不要藐视技术,要重视技术,重视变革。

 

三、 主动求变: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

高等外语教育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从国际上看,很多国家都非常注重外语教育。美国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首次将外语提高到与数学等科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之后在2004、2006、2011年多次出台国家层面的语言发展战略计划。日本在2013年发布了《应对全球化的英语教育改革实施计划》。经合组织OECD在2010年发布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语言——为更好地理解文化而学》。去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特别指出,要大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国际化人才,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带一路”等对外战略建设急需的懂外语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等。外语教学,包括外语专业和公共外语教学改革,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用具体举措来推动落实。

高等外语教育要积极应对新科技革命挑战。克劳斯·施瓦布写了一本书——《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讲大趋势、大机遇、大挑战。看上去讲的是商业,其实都跟教育息息相关。在2018年11月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了全球首个AI合成新闻主播,不但有中文,还有英文。翻译软件、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这些虽然现在看起来还在初期阶段,但假以时日,会有大发展。这些变化不仅影响高等外语教育的目标,也影响它的内容、技术、手段、标准、方法、理念等。

高等外语教育要全面融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对外开放在倒逼外语教育改革,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明显,不是几千人、几万人,而是数以十万计。这些人不仅懂专业,也懂语言。新形势新挑战迫切需要提高高校外语人才培养能力,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高校要建设新文科,做强大外语,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要培养精通一门外语、会多门外语沟通交流,掌握一种专业、具有多种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要培养一流外语人才,确切地说,应该是培养懂外语的一流人才。要做到这点,首先要淘汰“水课”、打造“金课”,要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什么叫“水课”?“水课”就是不负责任的、低阶性、陈旧性、不用心的课。要深化公共外语教学改革,推进22所学校开展好试点工作。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开展校内交叉培养,校外协同培养,国际联合培养,加强院系间、学校间、国际间的交流合作。要做强一流外语专业。对于新的文科专业,将积极支持,加强外语与其他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对于文科的新要求,则是需要加强现有的外语专业内涵建设。要认真落实《国标》,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要建设一流外语课程,淘汰外语教学“水老师”、“水专业”、“水课”,把需要的东西真正传达给学生。

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的高等教育目标就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高等外语教育肩负新使命,要胸怀大格局,要创新发展,要大有作为,助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服务国家发展,让中国的高等教育越走越快,越飞越高!

【版权声明】本站所转载文章,仅出于传递交流信息之目的,其内容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来源均已注明。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处理。所用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对图片原始来源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