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6日,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刘迎春教授应我校邀请,作客第27期广金外语论坛。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刘教授围绕主题“科研选题培育与项目申报书撰写”为我校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教师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的线上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外文学院黄中习院长主持。
刘教授围绕“培育”和“撰写”两个关键词,毫不保留地将个人申报典籍翻译项目的亲身经历和体会,与外语学院全体教师做了资源分享。会上,刘教授主要从宏观上的建议和微观上的分析给老师们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国家社科项目的申报经验。
宏观上来说,刘教授强调,作为高校教师我们需要依托项目出更多的成果,首先需要确定选题,并且这是一个未雨绸缪的过程,下一步就是精心策划写申报书的环节。之后,再不断地把研究的话题逐个细化深挖,争取出更多的研究成果,正如刘教授所指出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其次,刘教授建议依托项目,写论文一定要选择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科研道路,并且选择的方向一定是有东西可以在深入挖掘,然后坚定地走下去。
微观上来说,针对问题“如何培育一个好的选题?”,刘教授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些宝贵意见。他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书的要求出发,进而详细地为教师们介绍了申报书中的常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在互动环节,杨贵章、蓝可染、洪溪珧、余薇和陈树坤等老师分别就英诗翻译、商务翻译、文学翻译和金融翻译等选题角度与刘教授展开了交流互动。刘教授对此都给予了详细的建议,并提供了相应的珍贵参考资源。
通过聆听讲座与问答互动,外文学院院长黄中习教授高度评价了刘迎春教授的讲座:广泛的文献收集、细致入微的解读,乐于分享的团队精神,认真不懈的态度都值得教师们学习。刘教授专业的点评和细致的指导,让所有与会人员受益匪浅,收获良多。最后,外文学院全体教师对刘教授长达两小时的线上讲座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外文学院,2020-05-27)
【相关链接】
刘迎春,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文学博士(翻译方向),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高级研究学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辽宁省哲学社科项目评审专家,大连市(政府)学术专著资助出版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兼任中国英汉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资格考试(CATTI)英语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刘迎春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翻译理论,现代术语学理论,中外海洋文化交流,应用翻译等;发表专著、译著、教材和论文50余部(篇),其中包括《中国古代法律英译研究》(2009)、大中华文库《天工开物》(汉英对照)(译著,2011)等;获得多项科研和教学奖励,如第五届辽宁省政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2016)、大连海事大学教学名师奖(201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