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刘晓琴,女,英国海归硕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教师,国际TESOL高级教师资格证,二十余年高校任教经历,跨学科复合型商务英语教师。曾指导学生参加“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中语智汇杯”全国高校商务谈判大赛、学术英语词汇大赛等全国性专业赛事获得一等奖。曾担任过校级、省级配音大赛总决赛评委。
二、科学研究
(一)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聚焦于商务(金融)话语研究、金融企业社会责任与形象建构研究。在研究实践中,熟练运用语料库分析、统计学等量化研究方法,结合跨学科理论视野,系统开展商务(金融)话语领域的深度研究;近期研究重点围绕银行及金融企业的年度报告、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等展开,形成了明确的研究聚焦领域。
论文、著作、专利、获奖
A Corpus-Based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Low-carbon Imag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Banks,《Innovation in Applied Linguistics》,2025年7月,第一作者。
A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Image of Four Chinese Banks: Based on Metadiscourse Analysis,《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Journal》,2024年10月,第一作者。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etween Banks in Net-Zero Banking Alliance and China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24年3月,第一作者。
高校金融英语教学语料库建设研究,《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年7月,第一作者。
国内外“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研究可视化分析,《新闻论坛》,2023年4月,第一作者。
基于教学语料库的语言学基础课程建设,《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年10月,独立作者。
Integration of the Confucian Culture on Cross-cultural Conflict Management: the Role of the COVID-19 Pandemic,《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21年6月,第一作者。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carbon prices and policy uncertainties, 入选高被引论文,其被引频次已跻身 Social Science General 学术领域同一出版年份最优秀 1% 行列,2024年。
三、学生培养
(一)主讲课程
《综合商务英语》、《商务案例分析》、《商务英语阅读》、《国际商务谈判》、《当代商业概论》和《管理学原理》等课程。
(二)教学论文、教材
1.《2016年商务英语探索》,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年,第二主编。
2.《英语翻译与英语教学研究》,中国商务出版社,2019年,副主编
(三)主持的教育教学项目
1.基于 OBE 理念的国际人才职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广东金融学院教学学术+实践项目,2024年。
2.国际人才职场英语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广东金融学院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2023年。
(四)指导学生
先后指导 2023 届、2024 届本科毕业生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工作,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获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荣誉。
学术论文写作指导:围绕本科生学术能力培养,指导本科生开展学术论文选题、文献梳理、实证分析及文稿撰写等工作,所指导的本科生学术论文已先后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正式发表。
四、社会服务与实务
长期致力于校企学术实践活动,参与过的主要培训项目有:白云区政府公务员培训项目,南航高层管理干部培训,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中层管理干部培训,中石油深圳分公司赴外人员培训、南航英语教员培训等;优秀的ESP课程和测评研发经验,曾主持编写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地服岗位英语沟通能力测试体系、主持开发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乘务英语》和《地勤英语》课程、指导修订《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乘务岗位英语口语评分细则》等。
五、招生方向
(一)金融话语分析研究
1.主要研究内容
本方向聚焦金融话语的跨学科研究,以“数据驱动的话语分析”为核心逻辑,融合金融学、语言学与数据科学方法论:
研究方法体系:系统运用语料库构建技术(如金融政策文本、上市公司财报、市场媒体评论等语料的标注与结构化处理),结合统计学分析方法(含描述统计、回归建模、文本挖掘算法等),建立金融话语的量化分析框架;
核心研究对象:重点剖析金融领域关键话语载体的特征与功能,包括金融监管政策的话语逻辑、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话语策略、金融风险事件中的话语传递机制等;
研究目标导向:揭示金融话语与市场行为、政策效果、投资者决策间的关联机制,为金融监管优化、市场信息环境改善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证依据。
2.职业前景
本方向培养的研究生具备 “金融专业认知 + 话语分析能力 + 数据处理技能” 的复合型素养,适配多领域职业路径:
学术研究路径: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从事高校金融理论、应用语言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金融行业路径:进入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胜任政策研究、市场分析、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岗位(如解读监管话语对市场的影响、优化企业信息披露文本);
公共与专业服务路径:入职金融监管机构(如央行、证监会)从事政策研究、合规审查工作,或加入数据服务公司、咨询机构,开展金融文本分析、风险预警模型开发等专业服务。
六、招生要求
学科基础要求:优先招收金融学、语言学(含应用语言学)、数据科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相关专业背景考生,需具备一定的金融领域认知(如了解金融市场基本运作、监管框架)或语言学理论基础(如话语分析、文本语言学),能支撑跨学科研究开展;
方法技能要求:需掌握基础的量化研究工具,如熟悉至少 1 种语料库分析软件(如 AntConc、UAM Corpus Tool)、1 种统计分析工具(如 SPSS、Stata),或具备 Python/R 等编程语言基础(可用于文本挖掘、数据处理)者优先;
能力素养要求:具备跨学科思维与问题意识,能理解金融话语与数据方法的结合逻辑;拥有良好的文献检索与分析能力、学术写作潜力,对金融监管话语、市场信息披露等研究主题有兴趣者优先。
七、联系方式
邮箱:47-041@gduf.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