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简介 >> 正文

鲁巧巧

发布时间:2025-09-04  浏览次数:

一、基本情况

鲁巧巧,英语语言教育博士,英语语言文学副教授,创新创业导师,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主持广东省普通高校科研项目3项、佛山市社科规划课题项目1项,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国家一般课题以及厅级课题多项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高教探索》、《教育探索》等权威及核心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荣获Semarak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rticle Competition 2024 (SIRAC 2024) 银奖、2024年度广东金融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广东金融学院第四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二届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奖项,且指导本校教师在全国外语教学大赛获一等奖,指导多名学生在省级以上英语学科竞赛获奖。

二、科学研究

(一)主要研究领域

英语语言教育;外语教学与测评;课程研究;游戏数字化学习研究

(二)主要论文、著作

1.高校数字化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内涵与实践路径[J].高教探索, 2022, (04): 61-66. 独作

2.Teacher’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employee brand-based equity: Mediating role of teaching performance and teacher’s self-efficac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2 ,一作

3. Exploring Student Satisfaction in Digital Business English Courses: A TAM-Based Mediation Model of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Ease of U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2025,一作

4.优化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拓展性ESP课程[J].中国ESP研究.2022(03),一作

5.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与珠三角区域经济耦合发展的路径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2,(03),一作

6.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与角色定位分析[J].教育探索.2018,(06)一作

8.大学英语教学变革与赋能[M],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 独撰

9.英语翻译教学研究[M],吉林文史出版社,2021,一作

(三)主持的项目

1.产业转型时期区域高校外语学科专业结构优化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广东省普通高校科研项目,2018年,已结项。

2.面向2035的湾区高校“指数思维赋能智慧教育”外语学科联合教学的新路径探索研究,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高等教育研究课题,2019年,已结项。

3.高等教育集群发展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型外语人才构建路径研究,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1年,已结项。

4.“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佛山参与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的实践样态与循环策略研究,佛山市社科规划课题,2025年,在研。

三、学生培养

(一)主讲课程

《英语教育学》、《大学英语》、《金融英语阅读》、《金融英语视听说》

(二)教学论文、教材

1.未来教育之高校高质量英语教学变革与赋能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38(04),一作

2.未来教育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SAPIE”技能提升探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33(01),独作

3.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转型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探究[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30(04),独作

四、社会服务与实务

在社会服务方面,参与编写《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 2017 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8 年《广东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报告》蓝皮书;参与完成《国内高等学校分类的理论、实践及启示》、《美英高等学校分类实践及启示》等研究报告,形成《教育决策参考》。

五、招生方向

英语笔译:英语笔译专业采取“以实践为导向”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除了学习翻译理论和知识,还要去金融机构、政府外事翻译部门、互联网媒体公司和专业翻译公司进行实践翻译,以期为多部门、多层次的企事业单位输送和培养能胜任各种场合和行业的高层次笔译和英文编辑人才。

六、招生要求

本专业学位注重思想意识、职业素养和口笔译能力协调发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精通中西文化,具备双语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语言服务人才。对所招收的研究生在治学方面,要求勤勉笃学,严谨踏实,善于独立思考并具备创新精神;在纪律方面,要求遵纪守法,恪守学术规范,尊重学术诚信;在兴趣爱好方面,鼓励广泛涉猎人文与科学知识,培养跨文化交流兴趣,提升综合素养;在职业规划方面,要求有明确的学术与职业发展目标,积极关注国家和社会需求,立志成为服务国家战略和促进中外交流的专业人才。

七、联系方式

邮箱:amber101320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