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涂兵兰,女,英语语言文学教授,中山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翻译学博士后、美国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广东金融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院长、广东省外国语言文学翻译教指委委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评审专家、湖南师范大学美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协会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外国语协会常务理事。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学术专著2部,获湖南省第17届优秀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鉴定结论为良好),主持博士后项目1项,主持省厅级级课题10余项。主持省一流本科课程《翻译入门》(该课程在新华思政平台展播),主持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主编或参编教材8部。多次为大型国际会议及各级领导担任翻译,翻译各类经贸、社会科学读物数十万字。
二、科学研究
(一)主要研究领域
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史、清末民初翻译家
论文、著作、专利、获奖
1.著作
清末译者的翻译伦理研究:1898-1911,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
民初翻译家翻译伦理模式构建及其影响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年
2.论文
清末民初翻译规范:现代翻译职业伦理的滥觞,《湖南大学学报》(CSSCI),2022年第5期
美国印第安人家庭伦理模式的嬗变—以《爱药》为例,《湘南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
遗弃与收养:《爱药》家庭伦理的模式与重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19年第6期
牧师型译者:民初胡适翻译思想与翻译策略,《外语学刊》(CSSCI),2018年第6期
伦理暧昧:一项关于翻译职业伦理道德准则的调查,《外语与翻译》(外语类核心),2018年第4期
民初翻译家周瘦鹃与作者的翻译伦理关系,《湖南大学学报》(CSSCI),2016年第4期
翻译的目的与规范之冲突-以清末为例,《外国语文》(CSSCI扩展),2014年第3期
从三次翻译高潮看我国译者的翻译伦理,《外语教学》(CSSCI),2013年第4期
翻译伦理:翻译研究新途径,《湘潭大学学报》(CSSCI),2013年第3期
清末译者与读者伦理关系之考察,《外语学刊》(CSSCI),2013年第2期
清末译者翻译语言的伦理抉择,《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北大核心),2012年第2期
清末翻译文本的伦理选择,《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外语类核心),2012年第1期
(三)主持的项目
民国时期通俗文学翻译家中国化翻译研究,广东省社科规划外语专项,2023年
周瘦鹃西学翻译的中国化及其当代实践价值研究,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平台高等学校特色创新项目,2022年
新文科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翻译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研究,广东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22年
清末民初粤籍翻译家研究,广东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20年
民初胡适翻译伦理模式研究,广东金融学院重点项目,2017年
民初翻译家翻译伦理模式构建及其影响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5年
清末文学翻译家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2年
晚清翻译家的翻译伦理研究,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1年
三、学生培养
(一)主讲课程
《中外翻译简史》《翻译入门》《外事翻译》《商务笔译》《英美文学》
(二)教学论文、教材
1.教材
《金融英语综合教程》(纯数字教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4年,主编
《金融英语阅读教程》(十四五规划数字教材),商务印书馆,2024年,主编
《新编大学英语阅读实训教程(1)》,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4年,主编
《新编大学英语阅读实训教程(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4年,主编
《大学英语六级实训教程》,商务印书馆,2024年,主编
2.教学论文
以翻译能力为导向的翻译教学模式初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建构主义观照下的本科翻译教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高校学生翻译能力培养中的中国文化认同,《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年,第一作者
(三)主持的教育教学项目
译路领航,金心育人:基于课程思政的“翻译+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与探索,广东金融学院教学成果奖,2025年
人工智能视域下金融笔译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25年
《翻译入门》,广东省一流线下本科课程立项,2022年
校级课程思政示范学院,广东金融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项目,2022年
基于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翻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广东省教育厅高校教学改革项目,2020年
翻译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示范项目,广东省教育厅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项目,2021年
教师教学惯习视阈下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2013年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3年
五、招生方向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针对不同场景解决具体问题,比如文学作品、实用文本以及口译、机器翻译的实操技巧;用理论指导实际翻译,再从实践中完善理论;梳理经典翻译理论、探索前沿理论,搞懂翻译的规律和原则。
(二)中西翻译史:中西翻译史上关键翻译事件、翻译家、翻译方法和策略等研究。
六、招生要求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七、联系方式
邮箱:22-125@gduf.edu.cn